天津大学电工理论与新技术
作者:聚创天大考研网-小厦老师
点击量: 253
发布时间: 2004-08-31 10:35
【微信号:扫码加咨询】
??? 一、研究方向及硕士指导教师:
研究方向:
1.电路理论
2.图论与系统优化
3.Qos体系下的流量工程和网络规划
4.电磁场理论及其应用
5.电力电子软开关技术的研究
硕士指导教师:
孙雨耕:男,1940年1月生,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1,2,3)。
姜常珍:男,1944年3月生,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1,4)。
宋学军:女,1953年12月生,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1,2,3)。
石季英:男,1959年10月生,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1,5)。
二、专业特点:
电工理论与新技术是一个研究领域十分宽广的专业,可以说电气工程一级学科下所包括的五个二级学科专业所涉及到的基础理论均可在其研究范围之内,与电工理论相关的交叉学科的新技术也是本专业近年来研究的重点之一。其特点为:
1.通过本专业课程学习及课题研究可以为研究生打下深广的理论基础,以增强学生再学习能力及工作适应性;
2.本专业近年来从事的多数应用基础研究课题,既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又有应用前景,因而有较高的学术水平。绝大多数学生的研究论文均可在国内外重要期刊发表;
3.本专业既从事国家级、省部级科研任务、又从事于企业合作进行新技术开发课题的研究,故学生在本专业还可受到非常系统的计算机开发应用软件的能力的训练,研究生毕业后易于就职且深受用人单位欢迎。
三、硕士期间主要课程及论文要求:
主要课程:学院统一规定的公共课程,专业学位课《线性网络分析》、《网络综合》、《优化技术》及相关研究方向的专业选修课,如《计算机网络》、《图论及其应用》、《人工智能及其应用》等。
论文要求:在广泛阅读、全面了解研究领域学术动态的前提下,选择具有较大理论意义和较高使用价值的课题,应具有严密的理论分析和创造性的见解。论文写作要求条理清晰、层次分明,符合科技写作规范。
四、近年来主要科研项目和成果:
先后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在国际和国内著名学术期刊发表占较大比例),其中两篇论文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奖,被国内外同行学者在SCI收录的杂志上的论文引用达30余次。主持完成五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完成博士学科点基金资助课题等省部级项目两项,在研博士学科点基金资助课题一项,完成或在研横向课题十余项。
五、就业方向:
科学研究部门、高等院校及技术含量较高的大中型企业或从事高新技术开发。
以上是聚创考研网为考生整理的"天津大学电工理论与新技术"的相关考研信息,希望对大家考研备考有所帮助!
备考过程中如有疑问,也可以添加老师微信H17720740258进行咨询。